当前您的位置是:主页 > 当红人物 >
端茶倒水之间 听来N条秘诀
时间:2022-06-01 17:09:34 来源:未知 作者:钱蕾蕾点击:
“一品红”创立于1996年,从沙坪坝的一家社区小馆,繁衍到如今享誉西南的连锁品牌,创始人谢武本是厨师出身,18岁入行的他自1996年开始创业,现今旗下已拥有一品红养生汤煲馆、名厨渝菜、厨掌门、印记火锅、品舍等多个子品牌,其中,“一品红”以药膳猪肚鸡、人参乌鸡汤、花胶鲍鱼鸡、松茸鸡、霸王鸽母鸡等汤煲为主打,搭配精品川菜,“名厨渝菜”承接中高档宴席,“厨掌门”主推民间地方菜,“印记火锅”则突出六七十年代怀旧风,以钢铁元素融入店堂装修,“品舍”主打新派川味融合菜,针对年轻消费群体。

谢武
重庆一品红养生汤煲餐厅创始人,旗下拥有名厨渝菜、厨掌门、印记火锅、品舍等多家子品牌。图为谢武与授业恩师郑显芳大师(右)



在星汇两江购物中心,一品红养生汤煲馆和品舍艺厨餐厅位于不同楼层,各自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忠实客户
酒桌学艺:这些菜,热卖二十五年
谢武以凉菜入行,当时他拜在重庆饭店的郑显芳大师门下,并凭借自己的天资、敬业和勤奋,陆续得到了黄国良、邓世梅、王志忠、张正雄等餐饮名宿的指点和激励。那时候,老师们经常聚在一起,喝喝小酒、摆摆龙门阵,年轻的谢武因受器重,也经常被喊来一起吃饭,席间大家自然会切磋一些厨艺心得,在旁端茶倒水的谢武,耳朵一直是支棱着的——这些高手经年累月得来的实操经验,堪比厨届的武林秘籍!经过师长们亲自指点的谢武,少走了许多弯路,厨艺境界一日千里,把众多经典菜肴的精华技艺收入囊中,并在此后开店时,将这些技法发扬光大、传承至今。
四川鸡豆花,讲究“吃鸡不见鸡”,豆花细腻白嫩,汤汁澄澈透明,这款清汤,“扫”起来非常讲究:第一遍需用“红蓉”,选猪里脊肉以刀背锤成泥状,加适量盐调匀后冲入适量冷清汤加以稀释,然后徐徐倒入汤锅中,用勺子顺同一方向慢慢搅动,在汤面形成“旋涡”,随着温度升高,“红蓉”吸附了桶底杂物缓缓上升,最后在汤面形成一张大饼,打捞干净,第二遍则选用“白蓉”,即鸡胸肉,剁成泥后加冷清汤稀释,盛入纱布内扎紧,再次放入汤桶,保持小火煨1小时,捞出弃掉。老师们为他讲解了其中关窍:猪肉纤维较粗,用来“抓取”较大颗粒的杂质,而鸡肉细腻鲜香,在彻底扫清杂质的同时,还能增添蛋白质含量,使汤汁更为丝滑鲜美;为何调肉蓉时不选葱姜水而用冷清汤?这是为了保持锅内汤汁的浓度,以免避免稀释其鲜香滋味;如果是吊制高级清汤,还要用鸡肉蓉多扫几遍。大费周折得来的清汤,必然要烹制最经典的菜肴,除了鸡豆花外,还用于开水白菜、竹笙肝膏汤等等。
川味鱼肴也被老师们用点睛之语总结出了规律:沸腾鱼需切片入菜,断生即捞;清蒸鱼讲究肉质细嫩,若炉火够旺,七八分钟便要起锅;干烧鱼则应加热25分钟以上,鱼肉先后经历滑嫩→发柴→回嫩三个阶段,讲究入口“粑软”。干烧鱼在初加工时,需先将整鱼高油温炸至虎皮状,以呈现棕红色为宜,只有火候够大、外壳硬挺,才能在长时间烧制过程中保持外形的完整,同时封住内部的水分与鲜香;烧制过程中,一定要加入醪糟,其作用类似香料包中的甘草,起和味之效;加热25分钟后,自然收汁、淋油出锅,成菜讲究“见油不见汁”。谢武所开的店里一直沿袭这一传统手法,近年来,随着客户群体年轻化,他又在卖相上稍加改良,菜品出锅装盘后,再将泡二荆条辣椒、葱段等料以菜籽油炝香后浇淋在鱼身上,既增色又提香。
歌乐山辣子鸡的做法每家店都有不同版本,谢武沿用着老师们教的“初始版”。炒菜之前,要先以土榨菜籽油加入糍粑辣椒、葱姜熬一款糍粑海椒油,滤净料渣后色泽红亮,辣度适中,微带酵香,将此油与熟菜籽油按照1∶1的比例添入锅内烧至六成热(注意油量要宽,炒出来鸡块才嫩),下干辣椒段、干红花椒炸至辣椒变为棕褐色,老师傅称之“偷油婆色”(偷油婆是重庆方言中对蟑螂的称呼,即辣椒段变成像蟑螂壳一样的颜色),此时迅速下入改刀成3厘米见方的鸡肉块,用勺子边推边炒,刚开始推起来比较费劲,随着肉丁中的水分蒸发,手感越来越轻,此时下入酱油、料酒收约3分钟,待酒味挥发,滗出锅底余油,再下料调味、翻匀出锅。这种“一锅成菜”的辣子鸡,外焦脆内细嫩,麻辣味充分渗进鸡肉,辣椒段又吸足了肉香,二者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回味悠长。而现在很多餐厅为了追求出菜速度,将鸡块先油炸再与辣椒、花椒合炒,不但口感发硬,且主辅料泾渭分明、毫不相干,早已失去了经典辣子鸡的神韵。老师们强调:此菜突出的是鸡肉鲜香与麻辣气息,因此不必加香料或者其他复合调料,以免压了主料的风味;中途滗出的混合油,麻辣醇厚且融入了肉香,可以兑到提前熬制的糍粑海椒油中循环使用。
谢武的首位师父、重庆烹饪界三大才子之一的郑显芳大师是做凉菜出身,所以他也从凉菜间入行。郑大师曾传授过一道卤制版的手撕鸡,谢武在店内推出时,将卤好的鸡以大米、茶叶、花生壳、茉莉花等熏至上色,香气馥郁、层次鲜明。其加工手法是先腌制、码味,再焯水、紧皮,水温升至60~70℃时下锅,保持冒虾眼泡状态煮几分钟至血水冒出,捞出用凉水冲净表皮污物,再下入加热至50℃左右的卤汤中,烧开后即可关火,扣盖浸泡25~30分钟,使卤汁慢慢渗入鸡肉,滋味厚实绵长。将浸泡入味的卤鸡捞出后,下一步就是“收汗”,即挂在高处,用风扇吹干表皮,走菜时,在铁锅内放入大米、花生壳、茉莉花茶、新鲜茉莉花加热至冒过“大烟”,把卤鸡摆到箅子上熏制,揭开锅盖后,鸡身色泽金黄,带有浓郁的茉莉花香。郑大师曾特意指点:焯水时不能凉水下锅,否则鲜味流失太多,也不能开水下锅,否则鸡身容易破损,以65℃上下为宜。

这道盐煨牛肉是“一品红”的当家菜品之一,盘底垫上用浓汤煨透的白萝卜,上面则是用多款酱料压熟的牛腩肉,详细做法可关注微信公众号“大厨微阅读”查看。


李逢春
一品红养生汤煲馆行政总厨

殷正伦
一品红养生汤煲馆N37天琴座店主厨

王海
品舍艺厨餐厅厨师长

山药烧鲜鲍鱼
店内选用的这款冰鲜鲍鱼,成菜肉质与活鲍无异,且与后者相比具备两个优势:第一,自然解冻后即可完整分离净肉与内脏;第二,长时间煨制也不易缩水,因此可与山药同烧10分钟,充分吸收汤汁滋味。
制作流程:1.规格为20头/斤的冰鲜鲍鱼自然解冻,去掉外壳与内脏,取净肉入添有料酒的宽水中焯约2分钟,捞出备用。2.铁棍山药去皮后取净料600克切成寸段,入六成热油炸至微黄、定型。3.净锅上火,添浓汤800克,放入山药段,调入黑松露酱15克、老抽10克、鸡汁3克、盐2克、味精2克、鸡粉2克、鲍汁2克、白胡椒粉1克搅匀,放入鲍鱼小火加热约10分钟,勾薄芡出锅,稍加点缀即成。

1.铁棍山药入油炸至微黄

2.浓汤内调入黑松露酱、鲍汁等料搅匀

3.放入鲍鱼煨约10分钟

4.收浓汤汁,勾芡出锅
特点:汤汁挂口,山药软糯,黑松露香气浓郁。

……
本文剩余的精彩内容需要 登录才能阅读,如果您没有会员账号,请联系工作人员购买0531-87065151 !
责任编辑:程冰
  •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、暴力、黄色等内容的评论。
  •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中国大厨网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。
  •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。
  •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
端茶倒水之间 听来N条秘诀
作者:钱蕾蕾 时间:2022-06-01 17:09:34
“一品红”创立于1996年,从沙坪坝的一家社区小馆,繁衍到如今享誉西南的连锁品牌,创始人谢武本是厨师出身,18岁入行的他自1996年开始创业,现今旗下已拥有一品红养生汤煲馆、名厨渝菜、厨掌门、印记火锅、品舍等多个子品牌,其中,“一品红”以药膳猪肚鸡、人参乌鸡汤、花胶鲍鱼鸡、松茸鸡、霸王鸽母鸡等汤煲为主打,搭配精品川菜,“名厨渝菜”承接中高档宴席,“厨掌门”主推民间地方菜,“印记火锅”则突出六七十年代怀旧风,以钢铁元素融入店堂装修,“品舍”主打新派川味融合菜,针对年轻消费群体。

谢武
重庆一品红养生汤煲餐厅创始人,旗下拥有名厨渝菜、厨掌门、印记火锅、品舍等多家子品牌。图为谢武与授业恩师郑显芳大师(右)



在星汇两江购物中心,一品红养生汤煲馆和品舍艺厨餐厅位于不同楼层,各自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忠实客户
酒桌学艺:这些菜,热卖二十五年
谢武以凉菜入行,当时他拜在重庆饭店的郑显芳大师门下,并凭借自己的天资、敬业和勤奋,陆续得到了黄国良、邓世梅、王志忠、张正雄等餐饮名宿的指点和激励。那时候,老师们经常聚在一起,喝喝小酒、摆摆龙门阵,年轻的谢武因受器重,也经常被喊来一起吃饭,席间大家自然会切磋一些厨艺心得,在旁端茶倒水的谢武,耳朵一直是支棱着的——这些高手经年累月得来的实操经验,堪比厨届的武林秘籍!经过师长们亲自指点的谢武,少走了许多弯路,厨艺境界一日千里,把众多经典菜肴的精华技艺收入囊中,并在此后开店时,将这些技法发扬光大、传承至今。
四川鸡豆花,讲究“吃鸡不见鸡”,豆花细腻白嫩,汤汁澄澈透明,这款清汤,“扫”起来非常讲究:第一遍需用“红蓉”,选猪里脊肉以刀背锤成泥状,加适量盐调匀后冲入适量冷清汤加以稀释,然后徐徐倒入汤锅中,用勺子顺同一方向慢慢搅动,在汤面形成“旋涡”,随着温度升高,“红蓉”吸附了桶底杂物缓缓上升,最后在汤面形成一张大饼,打捞干净,第二遍则选用“白蓉”,即鸡胸肉,剁成泥后加冷清汤稀释,盛入纱布内扎紧,再次放入汤桶,保持小火煨1小时,捞出弃掉。老师们为他讲解了其中关窍:猪肉纤维较粗,用来“抓取”较大颗粒的杂质,而鸡肉细腻鲜香,在彻底扫清杂质的同时,还能增添蛋白质含量,使汤汁更为丝滑鲜美;为何调肉蓉时不选葱姜水而用冷清汤?这是为了保持锅内汤汁的浓度,以免避免稀释其鲜香滋味;如果是吊制高级清汤,还要用鸡肉蓉多扫几遍。大费周折得来的清汤,必然要烹制最经典的菜肴,除了鸡豆花外,还用于开水白菜、竹笙肝膏汤等等。
川味鱼肴也被老师们用点睛之语总结出了规律:沸腾鱼需切片入菜,断生即捞;清蒸鱼讲究肉质细嫩,若炉火够旺,七八分钟便要起锅;干烧鱼则应加热25分钟以上,鱼肉先后经历滑嫩→发柴→回嫩三个阶段,讲究入口“粑软”。干烧鱼在初加工时,需先将整鱼高油温炸至虎皮状,以呈现棕红色为宜,只有火候够大、外壳硬挺,才能在长时间烧制过程中保持外形的完整,同时封住内部的水分与鲜香;烧制过程中,一定要加入醪糟,其作用类似香料包中的甘草,起和味之效;加热25分钟后,自然收汁、淋油出锅,成菜讲究“见油不见汁”。谢武所开的店里一直沿袭这一传统手法,近年来,随着客户群体年轻化,他又在卖相上稍加改良,菜品出锅装盘后,再将泡二荆条辣椒、葱段等料以菜籽油炝香后浇淋在鱼身上,既增色又提香。
歌乐山辣子鸡的做法每家店都有不同版本,谢武沿用着老师们教的“初始版”。炒菜之前,要先以土榨菜籽油加入糍粑辣椒、葱姜熬一款糍粑海椒油,滤净料渣后色泽红亮,辣度适中,微带酵香,将此油与熟菜籽油按照1∶1的比例添入锅内烧至六成热(注意油量要宽,炒出来鸡块才嫩),下干辣椒段、干红花椒炸至辣椒变为棕褐色,老师傅称之“偷油婆色”(偷油婆是重庆方言中对蟑螂的称呼,即辣椒段变成像蟑螂壳一样的颜色),此时迅速下入改刀成3厘米见方的鸡肉块,用勺子边推边炒,刚开始推起来比较费劲,随着肉丁中的水分蒸发,手感越来越轻,此时下入酱油、料酒收约3分钟,待酒味挥发,滗出锅底余油,再下料调味、翻匀出锅。这种“一锅成菜”的辣子鸡,外焦脆内细嫩,麻辣味充分渗进鸡肉,辣椒段又吸足了肉香,二者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回味悠长。而现在很多餐厅为了追求出菜速度,将鸡块先油炸再与辣椒、花椒合炒,不但口感发硬,且主辅料泾渭分明、毫不相干,早已失去了经典辣子鸡的神韵。老师们强调:此菜突出的是鸡肉鲜香与麻辣气息,因此不必加香料或者其他复合调料,以免压了主料的风味;中途滗出的混合油,麻辣醇厚且融入了肉香,可以兑到提前熬制的糍粑海椒油中循环使用。
谢武的首位师父、重庆烹饪界三大才子之一的郑显芳大师是做凉菜出身,所以他也从凉菜间入行。郑大师曾传授过一道卤制版的手撕鸡,谢武在店内推出时,将卤好的鸡以大米、茶叶、花生壳、茉莉花等熏至上色,香气馥郁、层次鲜明。其加工手法是先腌制、码味,再焯水、紧皮,水温升至60~70℃时下锅,保持冒虾眼泡状态煮几分钟至血水冒出,捞出用凉水冲净表皮污物,再下入加热至50℃左右的卤汤中,烧开后即可关火,扣盖浸泡25~30分钟,使卤汁慢慢渗入鸡肉,滋味厚实绵长。将浸泡入味的卤鸡捞出后,下一步就是“收汗”,即挂在高处,用风扇吹干表皮,走菜时,在铁锅内放入大米、花生壳、茉莉花茶、新鲜茉莉花加热至冒过“大烟”,把卤鸡摆到箅子上熏制,揭开锅盖后,鸡身色泽金黄,带有浓郁的茉莉花香。郑大师曾特意指点:焯水时不能凉水下锅,否则鲜味流失太多,也不能开水下锅,否则鸡身容易破损,以65℃上下为宜。

这道盐煨牛肉是“一品红”的当家菜品之一,盘底垫上用浓汤煨透的白萝卜,上面则是用多款酱料压熟的牛腩肉,详细做法可关注微信公众号“大厨微阅读”查看。


李逢春
一品红养生汤煲馆行政总厨

殷正伦
一品红养生汤煲馆N37天琴座店主厨

王海
品舍艺厨餐厅厨师长

山药烧鲜鲍鱼
店内选用的这款冰鲜鲍鱼,成菜肉质与活鲍无异,且与后者相比具备两个优势:第一,自然解冻后即可完整分离净肉与内脏;第二,长时间煨制也不易缩水,因此可与山药同烧10分钟,充分吸收汤汁滋味。
制作流程:1.规格为20头/斤的冰鲜鲍鱼自然解冻,去掉外壳与内脏,取净肉入添有料酒的宽水中焯约2分钟,捞出备用。2.铁棍山药去皮后取净料600克切成寸段,入六成热油炸至微黄、定型。3.净锅上火,添浓汤800克,放入山药段,调入黑松露酱15克、老抽10克、鸡汁3克、盐2克、味精2克、鸡粉2克、鲍汁2克、白胡椒粉1克搅匀,放入鲍鱼小火加热约10分钟,勾薄芡出锅,稍加点缀即成。

1.铁棍山药入油炸至微黄

2.浓汤内调入黑松露酱、鲍汁等料搅匀

3.放入鲍鱼煨约10分钟

4.收浓汤汁,勾芡出锅
特点:汤汁挂口,山药软糯,黑松露香气浓郁。

本文剩余的精彩内容需要 登录才能阅读,如果您没有会员账号,请联系工作人员购买0531-87065151 !
  •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、暴力、黄色等内容的评论。
  •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中国大厨网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。
  •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。
  •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
最新文章杂志目录会员登录